《五邑大學學報》(季刊)創刊于1999年,是由五邑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。報刊鼓勵理論創新,強調科學嚴謹,同時注重突出南昌地方特色。
《五邑大學學報》以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為指導,以“活躍社會科學研究,鼓勵學術理論創新,推介五邑特色文化,促進僑鄉社會發展”為辦刊宗旨,辟有“五邑僑鄉文化探討”、“南粵名人研究”、“華僑華人研究”、“珠三角發展研究”等特色欄目及“理論縱橫”、“文學藝術”、“史學園地”、“經濟與信息”、“語言探究與教學”等綜合性欄目。學報對校內外稿件一視同仁,唯“質”是取。
1.《五邑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稿件構成:稿件依序包括:標題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單位(到系、部)、所在城市、郵編、中文摘要、中文關鍵詞、中圖分類號、正文、注釋、參考文獻、英文標題、英文摘要、英文關鍵詞。屬國家、省部重點課題或基金資助項目者要注明。
2.《五邑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作者簡介:包括姓名、出生年月、性別、籍貫、學位、職稱、學術研究方向。
3.《五邑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標題:標題應醒目、準確、簡明,最多不超過20字。必要時可加副標題。
4.摘要:摘要不用“本文通過…”之類評介式表達,要用第三人稱直接概括論文內容、觀點,要能獨立成文。一般在150字左右。
5.關鍵詞:一般用3—8個詞準確反映論文主題范疇,中英文關鍵詞要一一對應。
6.中圖分類號:要根據《中國圖書館分類法》(第四版)對論文準確分類并作標注。
7.正文及圖表:正文編排要規范。表格盡量用三線表(即由頂線、底線、欄目線構成,必要時可加輔助線),應有表序與表題。圖、表與正文中說明要對應。
8.注釋:注釋用于對文章特定內容所作的解釋或說明。注釋可夾在文中(加圓括號),也可排在文末(一律不用頁下注)。排在文末時須用帶圓圈的序碼與文中對應。
9.參考文獻:參考文獻是對論文中引用文字、觀點之作者、出處等的說明。參考文獻著錄須符合國家標準《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》(GB/T7714-2005)要求。要采用順序編碼制編碼,序號置于方括號內。一種文獻在文中被多次引用時,只用同一序號標識(對引文具體出處,可在文中序號后注明頁碼或章節)。